搜索
搜索
北京市千千律师事务所

行业资讯

资讯分类

从家庭暴力解读女权:性别不同,不是你能够侵犯我的理由

从家庭暴力解读女权:性别不同,不是你能够侵犯我的理由

【概要描述】

  • 分类:国内资讯
  • 作者:宋秀玲
  • 来源:界面
  • 发布时间:2015-11-02 00:00
  • 访问量:
详情

制止家庭暴力,需要女性自身和全社会一同努力,虽然男人在生理上比女人有优势,但是女人可以用脑子和法律来捍卫自己的权益。

2015年10月,许林芳的案子终于有了结果。许林芳在忍受了长达二十年的家庭暴力和性虐后,终于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用木棒敲击了正在施暴的丈夫的后脑,随后亲手掐死了这个毁了她一辈子的男人。由于全村151人联名上书为许林芳求情,法院综合考虑实际情况判处许林芳三年有期徒刑,缓刑五年执行。

社会中绝对不止一个许林芳,根据全国妇联调查,在2亿7000万个中国家庭中,30%存在家庭暴力,而婚姻中由于男性自身所拥有的社会地位以及先天的生理优势,施暴一方多为丈夫。家庭暴力层出不穷,说明女性最基本的人身权利依然没有受到尊重。

家庭暴力为什么会存在?在我看来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女性自身维权意识不强,潜意识里依靠男人生活,没有彻底独立;第二则是由于男权主义没有彻底根除,骨子里仍然存有男尊女卑这种性别不平等的老想法。

在一段婚姻中,男人通常扮演着顶梁柱的角色,为了事业和家庭在外拼搏,而女人就在家相夫教子。本以为这样的生活是最理想的状态,但是在一些家庭中正是因为这种经济地位的差异,才引起了家庭暴力。就以许林芳为例,在长达二十年的侮辱后,许林芳没有怨恨自己的丈夫,相反的,她希望自己的丈夫活着,就算他什么也不干也比自己一个人强。在许林芳的意识里,她认为比家庭暴力更可怕的是自己一个人承受家庭的重担。这也是很多女性在遭受家暴后不选择离婚的理由——担心自己经济无法独立,也没有自己一个人面对社会的勇气。

潜意识里依附于男人生活是很多女性的通病,虽然嘴上喊着独立自强,但是在婚姻中仍然存有依靠男人生活的想法。然而,我们如果没有办法达到真正精神上的女性独立,又该怎么谈到拒绝家暴?

在我们这个时逾千年的文明古国,不少地区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娶来的老婆买来的马,任我骑来任我打。”在一些人的观念里,丈夫对妻子的作为即使是暴力也是天经地义,殴打老婆既然是自己的私事,那就谁也管不着。无论是社会还是受害者自身,很多都本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心态来面对家庭暴力。尤其是许多女性,明明承受着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却还是为了孩子、家庭以及破碎的婚姻而苦苦支撑。

性别上的不平等,造成女性在婚姻中的弱势地位,而千百年来男尊女卑的观念也让丈夫打妻子这一暴力行为变得理直气壮。“我打我自己老婆,你们都管不着”,这样一句普通的话语就可以将试图阻止的人拒之门外。很多受害的女性担心被施暴者报复所以不敢离婚,她们忍气吞声的活着,直到忍不了的那天便不顾及法律奋起反抗,却又造成了家破人亡的悲情惨剧。

面对家庭暴力,女性该做的是维权,而不是忍气吞声。如果一味的隐忍着暴力而不反抗,终有一天会和许林芳一样留下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柴静在《沉默的尖叫》中描述过这样一个情景,一位杀死家暴丈夫的女人坐牢以后,留下了孤独的老人和未成年的孩子。老人心脏不好,只要一提起坐牢的女儿便心痛不止,而年仅13岁的女儿没有经济来源去看望妈妈,更无法供自己上学寻求知识,改变命运。文章的结尾,柴静总结道:“死去的男人,失去自由的的女人,留下的就是这样一群老老少少的人。”看到这样的结果,承受家暴的你还想着继续忍气吞声吗?

2012年轰动一时的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的家暴案曾给所有遭受家暴的女人一粒定心丸。李阳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不仅失去了三个孩子的抚养权,还要赔偿妻子李金五万元现金。法院为李金发人身保护令,禁止李阳伺机报复,否则将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李阳,你只有手比我有力,我的性格很善良但不懦弱。”这是李金被李阳施暴后的宣言。家暴受害者应该向李金一样拿起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不要将家暴视为家丑而不敢外扬,隐忍并不是制止家暴的方法而是给了施暴者一个理由。

制止家庭暴力,需要女性自身和全社会一同努力,虽然男人在生理上比女人有优势,但是女人可以用脑子和法律来捍卫自己的权益。女人的生活并不是非要有男人不可,自己也可以独立的面对这个社会,所以不要因为惧怕施暴者而强迫自己忍受家暴,我们做的应该是勇敢地对家暴说不。

北京市千千律师事务所

电话(Tel):010-84833270/84833276   传真:010-84833270转811
网址:www.woman-legalaid.org.cn  邮箱:ngo@woman-legalaid.org.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108号千鹤家园3号楼1304室邮编:100029

北京市千千律师事务所

官方微博

北京市千千律师事务所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千千律师事务所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二分  京ICP备11048134号

北京市千千律师事务所